近一段时间以来,蔬菜上市量大增,引起价格连续三周大幅“跳水”,商贩们更加小心地留住顾客,计算着自己的收益。
10月蔬菜身价跌去近四成
10月27日,在淄川澳翔农贸市场长年经营蔬菜的张大姐,守着菜摊一边招揽顾客,一边向记者诉苦:“现在菜价有时跌得太厉害了,我们批菜要少量、勤批,不然就得赔钱。”
记者从有关部门证实了菜价近期持续下跌的情况。物价部门监测数据显示,10月25日,淄川澳翔农贸市场9种监测蔬菜平均价格为每斤1.03元,比上周同期的每斤1.14元跌9.6%,比两周前的每斤1.22元跌15.57%,比三周前的每斤1.67元跌38.32%。其中除黄瓜价格四周保持在每斤1.5元外,其余八种蔬菜均大幅下跌,如白菜由10月初的每斤1元跌至目前的每斤0.25元,跌幅达75%;芹菜由1.5元下跌至0.5元,跌幅也达到66.67%。
多种因素造成菜价持续回落
进入十月份以来,蔬菜平均价格持续回落,虽然与去年情况相符,但下跌幅度远远大于去年农贸27.78%和超市0.07%的跌幅。据业内人士分析,受去年生产蔬菜效益好的影响,今年各地扩大了蔬菜种植规模,同时今年气候适宜,蔬菜产量增加,市场供应量增加,市场短期内无法快速消耗如此大量的蔬菜,造成蔬菜价格下跌;还有部分蔬菜受南方蔬菜冲击影响,9月、10月以来南北温差较小,使本应拉开上市时间的南、北方蔬菜,集中大量上市,拉低蔬菜价格;再加上降温天气临近,露天种植蔬菜不再生长或生长缓慢,菜农多在降温前集中采摘出售,减少损失。